普法 “润” 生态 法治 “兴” 文旅——南岔法院开展全国生态日普法宣传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8-12 16:19:21




    为响应第三个全国生态日,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经济绿色发展,8月12日上午,南岔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梧桐镇生态康养采摘园区,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,将生态法治理念送到田间地头,助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。
    沉浸式普法让法治理念扎根生态沃土
    活动现场,法院干警在采摘园内设置法律咨询台,通过发放环保布袋、环保宣传手册等方式,为来往群众答疑解惑,向广大群众宣传环境保护法、土地管理法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,吸引过往游客和村民驻足。法官结合盗伐林木、非法狩猎等典型案例,向群众讲解破坏生态环境需承担的刑事、民事责任,重点阐释补种复绿、增殖放流等恢复性司法措施。
    特色化宣讲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
    针对采摘园作为"棚式经济"示范项目的特点,干警们深入温室大棚,向园区管理人员和村民讲解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中关于禁止非法猎捕、交易野生动物的规定,以及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。呼吁大家如遇非法猎捕、食用野生动物及制品行为的,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,自发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,同心合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,用特色生态旅游拉动乡村文旅经济。
    常态化守护构建生态司法保护长效机制
    此次活动是南岔县法院“生态司法+乡村振兴”工作模式的生动实践。近年来,南岔县法院将司法触角延伸至生态一线,成立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资源法官工作室,同步设立200余亩司法补植复绿基地,以“替代性修复”机制让“破坏者”变身“修复者”,通过补栽补种实现生态功能再生,形成“预防-审判-修复”全链条保护体系。
    下一步,南岔县法院将始终坚持落实省法院“一要二统三抓实”工作思路,将“每一项创新举措,都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”付诸行动,持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改革,以专业化审判、多元化协作、常态化普法,让司法力量成为小兴安岭生态屏障的坚实守护者,让绿水青山永续成为南岔发展的鲜明底色。
 
 

 

关闭窗口